我们谈论生活,讨论技术,借由文字,抵达心灵。
检查是否安装了 Python3 venv 模块dpkg -l | grep python3-venv如果未安装,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: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python3-venv检查现有虚拟环境方法一:查看目录结构ls -la /path/to/your/venv虚拟环境目录通常包含以下文件和文件夹bin/include/lib/pyvenv.cfg方法二:检查激活脚本ls -la /path/to/your/venv/bin/activate测试虚拟环境可用性激活并测试虚拟环境source /path/to/your/venv/bin/activate python3 -V which python3 pip list验证隔离性# 激活虚拟环境后 pip freeze # 查看虚拟环境中安装的包 deactivate # 退出虚拟环境 pip freeze # 对比系统 Python 环境中的包 常见问题排查如果虚拟环境不可用,可以检查:权限问题ls -l /path/to/your/venv/bin/python3 chmod +
deactivate 是 Python 虚拟环境(virtualenv 或 venv)中的一个命令,主要用于退出当前激活的 Python 虚拟环境。主要功能退出当前 Python 虚拟环境恢复到系统全局的 Python 环境清除虚拟环境相关的环境变量使用场景# 当你在虚拟环境中工作完成后,使用以下命令退出 deactivate工作原理当执行 deactivate 时,它会:恢复原始的系统 PATH 环境变量恢复原始的 PYTHON_PATH清除 VIRTUAL_ENV 环境变量恢复原始的 shell 提示符(如果有修改)相关命令对比# 创建虚拟环境 python -m venv myenv # 激活虚拟环境 source myenv/bin/activate # Linux/Mac myenv\Scripts\activate # Windows # 退出虚拟环境 deactivate注意事项只有在已激活的虚拟环境中才能使用 deactivate 命令如果当前不在任何虚拟环境中,使用 deactivate 会报错关闭终端会自动退出虚拟环境,无需手动 `deactivate
实践需要,在 PVE 中创建一台虚拟机,目标:安装操作系统 Ubuntu 22.04-2 server,需要 4c8g 资源。虚拟机创建完成后,启动,并进入控制台。语言选择默认 English 回车即可。新升级(跳过)提示当前 24.10.1 版本是最新,是否要下载并更新。为了快速安装,先选择【Continue without updating】键盘设置默认回车即可。选择最小化安装网络配置这里直接 DHCPv4,代理配置默认不配置,直接【Done】镜像地址配置直接【Done】存储配置选择默认的 LVM 分区默认不分配所有空间,取消默认挂载取消默认分区删掉默认分配的 LVM ,重新创建新建 LVM 分区创建 boot 分区完成后【Done】-【Continue】配置登录的普通用户和主机名安装 SSH配置均完成后 Rebot。登录成功:
小时候曾经读过余华老师的《活着》,到已经很久的现在,情节我可能不会记得多少,但是当时读完的震撼与悲痛是现在的我都还记忆犹新的。所以在那之后,并没有再读过任何一本余华老师的书。2024 年是我第一次经历至亲的离世,我很难描述清楚那种感觉,在有一天刷知乎的时候,看到有回答提到 “他只是走出了时间”,同时也提到了这本《在细雨中呼喊》,我才想要在现在这个时间再认真读一本余华老师的书。在整个读书的过程中,“震撼” 是我时常会发出的感慨。这是一段我知道的时间,但却很少触及到的故事片段与时代缩影。“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,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。”那个时代的愁与恶《在细雨中呼喊》是在一位孩童 孙光林 的视角下展开的回忆、经历与叙述。初初几章描述的是孙光林在回到南门之后,看到的他的哥哥、他的弟弟、他的父亲。作者很详细地描述了一个男孩子通过哥哥、父亲、同学对女性身体的向往、痴迷、不尊重和糟粕,让我感到非常震撼,与无法共情。我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曾经也许真实地发生过,又觉得放在那样的场景和环境中又是那么地,自然与合理。而后我看到孙光林的弟弟、父亲相继去世,他们的死状、死因各不相通,我没有过多地难过,只觉得
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我一直都在用印象笔记,但是诸多问题存在。一年前在聊到笔记问题的时候,爱人推荐了 Joplin,然后帮我把笔记都迁过去之后,我就开始用 Joplin 作为日常的笔记工具。最近在刷知乎的时候,发现有个关于好用笔记工具的回答,提到了 Obsidian,认真看了回答之后发现,页面设计还是很符合我的审美。和爱人一聊,发现就是他现在在用的笔记工具。所以动了开始折腾一下现在所了解到的笔记工具。折腾的过程虽然不漫长,但是充满了有趣和抓狂,目前是确定了使用 Obsidian 作为主力工具,至于这一结论的得出,会在最后附上说明。内容就是作为一个折腾纯小白的心路历程、问题记录和解决方案,不是干货,里面很多碎碎念,所以这篇俗称 Obsidian 纯小白的避坑指南。迁移过程记录Joplin 导出,Obsidian 导入(PC 端)先做的是 PC 端的迁移,这不是个很大的工程。但中间也存在了一些曲折。Obsidian 支持直接导入 .md 文件真的很有用。从 Joplin 中导出了有用的笔记之后,文件夹是这样的:我直接把后面两个重要文件夹导入到了 Obsidian 中,然后就发现出问题了,
糖呀糖 xyz